|
|
|
| |
|
《细讲弟子规》第05集课程复讲 |
|
尹水文学长 |
|
|
一、财富之因是什么? 人为什么能够有财富?真正的原因在他懂得财布施出去。《大学》里面有提到“财散则人聚”,当我们把财散出去的时候,什么聚过来?所有人对你的爱戴,人心都向着你。不管你做什么生意,他们都要来给你买,要来支持你,因为你赢得的是人心。财散出去不是没有了,不能看不到就是没有,它无形当中的影响力只要遇到缘就会起现行。所以当我们种下财富的因,再加上自己的努力、加上贵人相助、加上机会来了这样的缘,财富的果自然而然就能结出来。就像历史上记载的中国财神范蠡“三聚财,三散财”一样。只有把这个道理搞清楚,要不然一辈子都在赚钱,最后一辈子也剩不了多少钱。 二、财布施有哪些方式?需要注意些什么? 内财,比如努力工作,自己的劳力,以及你的经验、你的智慧;外财,包括金钱、财物和物品。 钱财的布施是不是捐愈多福报就愈大?不见得!古代有一位女士,刚好经过一个佛寺,她就进门很虔诚的礼佛,刚好身上只有两文钱,她就完全把它奉献出来。方丈看了很感动,亲自出来帮她念佛祈福,帮她回向。后来嫁到宫中,富贵了,拿着几千两到这个佛寺来,也是要把它布施出来。结果方丈没出来,找了他一个徒弟出来帮她念经回向。这位女士就很好奇,就去请教方丈,方丈告诉她:你这两文钱是发自你的真心,所以我不出来帮你回向,对不起你;这一次你虽然拿了几千两,但是你的心已经没有像那一次这么真切,请我的徒弟就可以了。因为福田靠心耕,福分也是由心生,当我们能够尽心尽力去布施,不管钱多少都可以种无量的福分。所以,我们只要有这一分心常常懂得舍财来救济他人,我们的福报点点滴滴都在积累。 三、为夫者要做到哪些“夫义”? 对自己的父母有“恩义”,孩子就懂得也要孝顺父母;对太太要有“情义”,太太跟我们一起胼手胝足,一起经营这个家庭都很不容易,要时时念着太太这个恩情;对孩子要有“道义”,一定要把孩子教好,这是为人父母的责任跟本分。 四、为妻者要遵守哪“四德”? 妇德,妈妈的言语、行为会给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。就像蔡老师在文中提到的,他和他的母亲有一次回外婆家时,司机的车坏了,蔡老师的母亲不仅付了车费,而且还额外补贴了修车的费用,而蔡老师的母亲甚至於根本不知道孩子都在学习,都在感动。所以“妇德”确确实实在一言一行当中都在影响小孩。 妇言,母亲的言语什么时候开始影响小孩?在胎教的时候。母亲的言语假如很柔和,孩子在胎中感受就很舒服;母亲假如大嗓门,假如讲话很刻薄,这个孩子从胎里面就学习。假如我们的言语很温和,言语很能包容他人,孩子就会学到好的。假如我们经常讲这个人很不好,那个人很不好,孩子就会学到处处看别人不好,处处批评,就会很傲慢。所以,我们言语也要谨慎。 妇功,一个母亲要把家庭维系好,还是要有很多好的能力。比如在古代女人会织衣服,会做很多家事。在现代可以将家里整理乾净、收拾整齐等。孩子在整齐清洁的环境当中成长,他无形当中就会觉得东西就要擦乾净,东西就要摆整齐。他假如看到东西乱,他会不由自主自己动手去摆好。除了整理家庭,还要能煮一些拿手的好菜,经常在家一起吃饭,可以营造一个很好的家庭气氛。 妇容,女子的容貌要端庄、朴素,不能不修边幅,要让先生看起来赏心悦目,而且你仪容端庄还能给孩子好的榜样。 感恩各位学长,我的复讲结束了,谢谢大家。
|
|
|
感恩学长的分享! 注:以上修学报告由弟子规公益网读书会学长自行录入,弟子规公益网不作任何润色。
如何从其他学长的分享中受益? 《礼记·学记》曰“相观而善”,善学者是“见人善,即思齐,纵去远,以渐跻,见人恶,即内省,有则改,无加警”,这样才能受益。
|
|
|
|
|
|
|
|
|
|
|